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三题:内在本质、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VIP专免
2024-02-22
999+
25.69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三题:内在本质、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
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
新人”。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A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
“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
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在党的奋斗历程
中,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为典型、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延安精神形成于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和陕甘宁边区建设的实践之中,又以其丰
富、全面、系统的内容渗透在延安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鼓舞和激励着广
大党员、干部、战士和群众战胜困难、不屈不挠地前进,为革命及新中国成立
后的建设、改革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延安精神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
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那么,延安精神的内在本质是什么?延安精神
的时代价值如何体现?新时代如何弘扬延安精神?回答这些根本性问题有利于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延安精神转化成行动力量,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大历史观视域中延安精神的内在本质
一种特定的精神现象是人们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而凝结形成的,共有的、
成体系的价值观念。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在形成过程中离不
开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透视其主要内容背后的内在本
质,需要坚持大历史观的视野,将其放在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对
其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指导、实践基础和文化渊源三个层面展开。
(一)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引下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的理论本质主要体现在延安精神是以延安为地标,中国共产党在
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形态。
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即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马克思主义涵盖和体现在延安时期革命斗争和边区建设的各个方面。特别
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斗争理论,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规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等唯物史观的代表性论述是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理论
来源。延安时期,马列学院编译部和军委编译处等文化机构翻译出版了《反杜
林论》《法兰西内战》《共产党宣言》等马恩列斯著作约有100 余种。作为中
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也在这一时期不断发展成熟。
毛泽东多次强调,全党必须正确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并深刻地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在实践
中,毛泽东和党中央在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
根据“敌”“我”双方特点,提出了持久战思想,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形
成了运动战、游击战等多种作战方式,成为抗击日军的主要力量,为不断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经验。1945 年4 月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
国代表大会举行,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
位,为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和文化上的成熟与自信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为延安精神形成提供了深厚的
理论基础。毛泽东敏锐地发现了“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延安同志这样的精
神”等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并及时地将延安县同志们在实际工作表现出
来的作风和精神予以理论概括,提升为“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等精神元素,肯定他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精神”。之
后的革命实践中,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和促进下,延安精神逐步实现了从零散
到系统,从“雏形”到“定型”的转化,最终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特色鲜明、
摘要:
展开>>
收起<<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三题:内在本质、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A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在党的奋斗历程中,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为典型、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延安精神形成于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和陕甘宁边区建设的实践之中,又以其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