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
VIP专免
2024-06-07
999+
32.5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同志们: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
出,“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并作为这次主
题教育总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意味着加强认同教育意义重大,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高度重视和加强认同教育。
一、充分认识加强认同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认同”,如要求“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
的理性认同上”,强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
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以说
“认同”贯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特别是文化建设、民族工作、党的建设等重点领
域。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认同教育、不断增进认同,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这是保证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对党忠诚的现实需要。对党忠诚是对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
也是党的事业蒸蒸日上的坚强政治保证。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对党忠诚作为衡量党员的重
要条件和严格标准。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规定,“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
人,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走过百年,我们
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和重大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党员对党忠诚、团结奋
斗。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强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
的政治品质”,要求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当前,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
验”“四种危险”仍会长期存在,如果任由这些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侵蚀党的健康
肌体的病毒滋生蔓延,势必会加剧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政治品质异化的风险。在此情形下,加强认
同教育,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对信仰信念忠诚、对党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
策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
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这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并存的时代。在西方,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
义等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导致严重的社会撕裂和族群撕裂,也带来了严重的认同危机。随着现
代化、全球化、数字化向纵深发展,与西方价值观相契合的拜金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
义等思潮,通过影视媒体、自媒体、互联网等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导致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
产生动摇,甚至出现信仰危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冲击。意识形态工作是把党的创新理论贯
穿到全党、全社会的纽带和桥梁,意识形态领域若出现问题,必然会削弱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对
党和国家的认同。当前,一些西方国家试图利用软实力工具来推销本国的意识形态,还通过互联
网媒体等方式进行文化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长期
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对立和交锋,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同我们
党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导致我国
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在此情形下,加强认同教育,就是加强党员干
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引导广大党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效维护国
家意识形态安全。
这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需要。道路决定命运,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
第一位的问题。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
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根本上讲
是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一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
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
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民族复
兴的历史使命,但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
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在此情形下,加强认同教育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走好我们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二、加强认同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多变、社会环境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潮
的冲击和出于个人的利益考量等因素交织作用,给加强认同教育带来严峻挑战。这些挑战可集中
体现在3个方面。
小环境与大时代的落差。小环境是指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处的具体的、微观的、记录
个人成长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大时代是指一个总体的、宏观的、体现社会整体发展情况的历
史时代。小环境与大时代的落差表现为:小环境反映的是个体的变化和局部特征,大时代反映的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规律;小环境寓于大时代当中,但小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在大时代中
往往只是问题的一个环节、阶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每个人所处的小环境
也面临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
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
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一历史时代就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在
这一时代中,虽然“资强社弱”的总体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不过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
资本主义开始进入一轮规模较大的衰退期,世界社会主义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巨大
成就为主要依托和标志,开始进入上升期;相应地,寓于这个大时代当中的、我们个人所处的小
环境也在持续向好。所谓小环境与大时代的落差,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少部分党员干部只看到自己
身边的具体问题,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前景。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标签: #主题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同志们: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并作为这次主题教育总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意味着加强认同教育意义重大,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高度重视和加强认同教育。一、充分认识加强认同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认同”,如要求“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强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