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VIP专免
2024-05-25
999+
12.67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明
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更好地引导
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
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今日起,
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市社科联、新乡日报社组织我市社科专家开展解读阐释,以实际行
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赶考”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特有的一种精神品质,也是中国
共产党对自身执政实践的形象表达,体现了浓厚的忧患意识、进取
精神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
上强调:“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
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
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迎接党的二十大、奋力谱写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早在处于局部执政地位的延安时期便具有了强烈的
“赶考”意识,并逐步将其内化为党的自觉意识和优良传统。1944
年3月19 日,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在 xx《新华日报》
发表,文中讲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一步步由弱到
强终于推翻明王朝,却在进京后面对巨大胜利丧失忧患意识因骄而
败的故事。身在延安的毛泽东读到此文后深受启发,将其作为延安
整风的文件下发全党,并认为“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
意”,这体现了毛泽东对革命胜利后如何长期执政的思考。1945
年7月,到延安访问的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如何
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毛泽东
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
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对历史周期律问题的思考表明毛泽东
对如何进行“赶考”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后,1949 年3月23 日,毛泽东、周恩来一行从西柏坡出发前往北
平。临行之际,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
‘赶考’去。”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
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
希望考个好成绩。”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正式提出“赶考”
问题,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的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赶考”问题,明确指出“时代是出卷人,
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强调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更好地引导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今日起,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社科联、新乡日报社组织我市社科专家开展解读阐释,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赶考”是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