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高校优秀案例申报材料
VIP专免
2024-05-06
999+
16.01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高校优秀案例申报材料
我校坚持以“双高”建设为引领,以常态化教学诊断与改进为抓手,科学制定
规划目标与标准,围绕“框架引导、目标衔接、标准对接、制度保障、流程明确、
信息互通”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路,建立了“目标分级、标准细化、措施公
开、过程公示、及时预警、诊断多元、跟踪改进、平台支撑”的诊改运行机制。逐
步完善“制度管权、流程管事、过程可塑、绩效可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推动教育管理由粗放式、经验型、封闭型向精细化、智能化、标准化的转变,收到
良好效果。
一、推动诊改具体做法
学校在现有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积极融合“诊改”理念,认真把握“诊改”
方向;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将诊改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全面加强内部质量
保证体系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夯实基础、助推诊改实践
1.贯彻诊改理念,借鉴诊改经验。以“领导干部带头学、学校全员集中学、关
键人员重点学”的思路,编印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学习资料
汇编》《XXXX 诊改工作政策文件汇编》《诊改知识手册》等系列诊改学习文件,
建设专题网站进行学习交流和宣传报道;组织 3期全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讲座,先
后派出包括学校领导、部门、系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外出培训 10 余次,组织校内
各类培训 10 余次,外出考察学习 3次,先后邀请校外专家专题培训 3次、线上培
训1次,邀请第三方平台公司培训、交流、洽谈 5次。组织了全校诊改知识测试。
2.健全组织机构,构建诊改机制。建立了涵盖“五层五面”的诊改工作组织机
构。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诊改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
任副组长的8个诊改专项工作组。成立由职能部门、各系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各
职能部门、各系部诊改工作小组。通过“废、改、立”工作,新建制度 107 个,修
订制度 177 项,编印《XX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制度汇编》2册(各类制度 222
项)。印发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管理办法》、专业及课程建设
与发展标准、教师发展及认定标准、学生全面发展与考核标准等一批诊改制度。建
立了各层面诊改报告制度,诊断性考核激励制度,将考核与自我诊改相结合,保证
诊改工作常态化开展。
3.推进平台建设,落实诊改内容。学校遵循“数字化校园与智能校园建设同步
推进,交叉建设,统一规划,规范标准、分布实施,国内领先”的总体建设思路;
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行动计划,建设“服务、融合、应用”的智慧校园。已建成包括
OA、人事、教务、学工等 21 个信息平台,初步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共享,
为诊改工作提供了多层面的数据支撑和在线运行保障。落实《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
计划》精神,发布《基于“大数据”
的现代治理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建立用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的机制。
学校诊改平台建设完成了软件和硬件配备,并按照诊改工作进展开展了两学年的的
平台数据监测预警。时至今日,我校已建成较为完善的智慧校园系统,能够为全校
师生提供办公和学习上的便捷以及对教学诊改进行全方位的支撑。
(二)加强设计,保障诊改运行
1.顶层设计,明确诊改工作目标。确立了“落实质量保证主体的地位和责任,
建立常态化的自主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机制,打造现代质量文化,提高师生员工的满
意度和获得感,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改工作目标。明确了“框架引
导、目标衔接、标准对接、制度保障、流程明确、信息互通”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建设思路。形成了“目标分级、标准细化、措施公开、过程公示、及时预警、诊断
多元、跟踪改进、平台支撑”的诊改运行机制。
2.设计路径,明确诊改建设方向。明确学校是实施诊改的主体,诊改的行动依
据是学校量身设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以及据此打造的目标和标准,诊改的聚焦
点是人才培养工作要素,诊改的着力点是查找和改进不足,诊改的关注点是人才培
养过程。本着“基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
培养机制,保证治理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诊改思路,编制了
《XX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从体系建设、
诊改运行、保障措施、进程安排等方面全面设计本校的诊改工作。
3.设计架构,推动诊改稳定运行。正确把握“5582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
求,建立了“五纵五横一平台”诊改体系架构,主要包括构建体系框架、建立组织
体系、完善目标体系、形成标准体系、健全制度体系、打造数据平台、特色质量文
化建设七大方面,努力在学校、专业、课程、师资、学生五个层面建立完整、独立
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保障事前有目标和标准、事中有监测和预警、事后有诊断与
改进。在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纵向层面建立
各层级质量管理系统,厘清各部门归属,以校本数据平台为支撑,形成全要素、网
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4.设计进程,确保诊改目标达成。诊断与改进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
按照边诊边改,边诊边建的工作思路,将诊改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诊改启动阶
段、诊改建设阶段、自主诊改阶段和抽样复核阶段。印发了《诊改工作任务清单》
《诊改工作任务清单完成情况及推进安排》,召开专题部署会议、专题研讨会、诊
改实务培训等 20 余次,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和决策指挥系
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构建进行总体安
排和系统推进。
(三)系统打造两链,引领推动诊改
坚持问题导向,打造“目标链、标准链”(简称“两链”),是实施诊改的第
一步,也是决定诊改能否取得实效的决定性因素。目标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标杆,也
是诊改的动力;标准是发展的底线,也是质量监控的窗口。目标、标准是问题导向
的保证,也是诊改效果的决定因素。
1.打造目标链。基于SWOT 分析,按照 SMART 法则完善学校发展规划体系。以
“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引领,总规划目标与分规划目标、子规划目标纵向衔接,各
分规划之间横向贯通。契合发展规划,打造目标体系,编制了学校“十三五”事业
发展规划、11 个专项规划,构成学校层面的“1+11”规划体系。各系(部、院)
依据学校“1+11”规划体系,分析自身建设现状,制定本部门“十三五规划”
标签: #申报材料
摘要:
展开>>
收起<<
高校优秀案例申报材料我校坚持以“双高”建设为引领,以常态化教学诊断与改进为抓手,科学制定规划目标与标准,围绕“框架引导、目标衔接、标准对接、制度保障、流程明确、信息互通”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路,建立了“目标分级、标准细化、措施公开、过程公示、及时预警、诊断多元、跟踪改进、平台支撑”的诊改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制度管权、流程管事、过程可塑、绩效可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动教育管理由粗放式、经验型、封闭型向精细化、智能化、标准化的转变,收到良好效果。一、推动诊改具体做法学校在现有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积极融合“诊改”理念,认真把握“诊改”方向;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将诊改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