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4-11
999+
20.39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公共卫生体系是以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疾控系统为主体,以卫生和相关
社会政策为导引,以医药与健康产业为支撑,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全面维
护和促进公众健康的综合社会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践行党的宗旨与
护佑人民健康的内在要求,是防范重大风险与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
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公共卫生领域初步建成了体制机制较
为完善、操作运转趋向规范的公共卫生体系。
1.爱国卫生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宣传引导。结合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扎
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病媒生物集中防制工作,广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
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引导群众参与,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意识。强化监督检查。
持续开展以“与健步同行,与健康同在”“烟草威胁环境”为主题的世界无烟
日活动,组织对 2022 年无烟党政机关进行督导验收,全市无烟党政机关创建实
现全覆盖。注重创建引领。2021 年我市成功创建“**省卫生城市”,**镇、**
镇荣获“**省卫生镇”称号,**镇**村、**村、**村、**村、**社区、**社区、
**镇**村、**村、**村、**村分别获得“**省卫生村”称号,目前我市正在争
创国家卫生城市。
2.疫情救治体系初步形成。不断完善多层次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市立医
院、市中医院设置规范化发热门诊*家,各乡镇建设发热哨点诊室**处,明确了
市立医院为我市黄码医院开辟有黄码病区。目前市立医院感染科现有编制床位*
*张,年门诊人次在****人次以上,能实现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室安置。
2021 年、2022 年**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卫生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心
卫生院)分别获批二级医院。我市方舱医院在**市范围内率先建成并规范运营,
可增加救治床位***张,健康驿站项目已竣工验收。**市第五人民医院(**镇卫
生院)已启动建设。全市配备有救护车**台,负压救护车*台,基本能满足疫情
救援应急需要。
3.疾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2022 年,我市
共报告法定传染病**种****例,报告发病率为***/10 万。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
实施网络监控,市内设置有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点**处,在工作日每天监测频
率不少于四次,节假日不少于两次,所有上报的传染病电子卡实现及时订正、
查重。规范开展霍乱、流感、手足口病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重点传染
病防治工作,有序开展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全市重大传染病
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验室检测能力逐步提高。我市疾控中心建设有理化
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艾滋病实验室、核酸实验室等 5大实验
室,实验用房和实验设施设备基本能够满足县级疾控任务要求,为加强分子生
物学检测技术,近两年我市在市立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分别建成 PCR 核酸
检测实验室,极大提高了新冠疫情防控效率。2022 年我市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
艾滋病实验室在省疾控中心能力验证中获“优秀”等次。
4.医疗卫生队伍逐步增强。一是编制方面,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事业编制总
数****名。其中,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名,乡镇卫生院编制***名。市立医院、
市中医院实行财政定补,其他单位为财政全额供给。二是人员方面,全市卫生
健康事业在编职工****人。其中,委机关**人,市直医疗卫生健康单位***人,
乡镇***人。专业技术人员****人,管理人员*人,工勤人员**人。三是机构方
面,全市现有二级甲等医院*所(市立医院、市中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所(市疾控中心、市妇计中心、市血防站)、卫生监督机构*所(市卫生监督
所);建制乡镇卫生院**所,村(居)卫生室(站)***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所;社会力量办医*家、个体诊所(门诊部)**所。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
绩,但由于各种原因,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群众健康理念尚未形成。市爱卫办与创卫办合署办公,爱卫机构尚未定
员、定岗、定责。目前工作人员仅有*名,力量不足,部门之间“一呼百应、齐
抓共管、抓实抓细抓到位”的格局未释放最大能量,“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未真正树立,常态化开展工作的良性机制未有效形成,宣传手段单一,氛围不
够浓,健康环境创设视觉影响力不突出,公众对传染病防治等健康知识储备很
少,科学素养和健康素质不足,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未自觉养成。
2.服务保障机制还有短板。一是信息化建设滞后。全市一体化公共卫生信
息管理平台尚未建立,市立医院医共体、市中医院医共体以及疾控中心等网络
平台,未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存在“信息孤岛”;“三公(工)”流调溯源组
织,流调信息化程度不高,疾控、公安、科经、数据资源、民政、医保等职能
部门来源信息和省市推送信息、大数据摸排信息未实现“同频共振”,信息沟
通渠道不畅,影响工作效率。二是财政投入与需求有差距。市立医院、市中医
院属财政定额补助事业单位,随着市立医院、中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药
品实行零差率,两医院盈余空间不断缩小,导致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存
在明显不足,公立医院发展受到制约。
3.人才队伍建设仍旧薄弱。一是人员编制不够。市立医院现开放病床***张,
使用编制***人,根据国家规定床位和人员比1:*的要求,医护人员编制数应
达到***人,随着市立医院新区建成,开放床位将达到***个,预计需要人数为*
***人以上,人员力量更是捉襟见肘。乡镇卫生院由于受编制限制,往往出现一
人负责多项防病工作,人员不足问题明显。二是人才流失严重。卫生人才培养
周期长,随着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加大,我市的人才待遇与大城
市相比不具有吸引力,优秀人才更多选择往大城市流动。部分单位绩效方案重
医轻防,基层疾控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绩效工资存在差距,导致疾控队伍不稳,
工作缺乏连续性。在人才招聘上,虽然招聘程序较前期有所简化,但每年启动
较慢、时间滞后,导致赴高校招聘应聘人员不多。三是人才流通不畅。城乡医
护人员交流、外地优秀人才回潜安置、公卫优秀人才引进、医护人员能力提升
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瓶颈制约。
4.防控救治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不合理,我市城
区无独立编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
3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市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隶属**镇卫生院,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城区服务人口占全市近 25%,工作内
容多、防控压力大,市中医院、**镇卫生院难以兼顾区域医疗和社区服务两重
任务;二是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救治或防控中参与和投入少,没有充分发
挥我市作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
位”的优势,中医药在预防、救治方面的应用不多。三是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
监测报告网络系统不完善,预测预警能力还不强,传染病监测、报告,结核病
耐多药监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等措施落实存在脱节,病媒生物防制和健康教
育的长效机制不完善。
三、工作建议
1.健全完善爱卫体系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
总体要求和重要举措。在绩溪县调研时,调研组了解到该县爱卫办由卫健委内
设机构调整为卫健委下属独立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即爱国卫生运动和健
康促进中心,编制 5人;2016年该县在创建省和国家卫生县城时,又成立了创
卫办,由县卫健委 1 名党组成员任专职主任,抽调6人集中办公,真正做到了
有人办事、有机构管事、有钱理事。调研组认为构建相对独立的爱卫管理体系,
理顺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模式,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成功创建国家卫生
城市的有力保障。一要健全爱国卫生工作组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
爱国卫生工作,强化爱卫办机构设置和人员力量配备,明确人员负责全市爱国
卫生具体工作;二要制定我市爱国卫生规范性文件。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意见、
规划、方案以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分工等;三要将爱国
卫生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进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四要统
筹“健康支持环境”建设(健康主题公园、健康一条街),营造我市浓厚的健
康科普宣传氛围,要将文明城市创建与国家卫生城市、健康县区,慢病示范区
等创宣活动有机统一,将健康元素融入所有创建行动,形成共建共享的合力;
五要抓两头,带中间。党校要开设健康课程,党员干部要做贯彻健康理念的表
率,学校要普及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
2.加快疫情救治体系建设。以市立医院、市中医院为龙头,不断深化紧密
型医共体运营模式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进全市乡镇卫生院科
学均衡布局,错位发展,避免功能重复、内耗性竞争。一是提升院前急救能力。
强化急救全科医生培养,建立以市立医院、市中医院为主,乡镇卫生院为枢纽
的市内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按要求配备负压救护车,构建若干个乡镇院前急救
站,形成城区 10 分钟和农村 20 分钟急救圈。二是推进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
构建以市立医院传染病院区为基础的全市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市立医院新
院区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提前谋划,合理配备医、护、技人员比例,提
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三是加强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结合我市正在开展
的国家中医示范县创建工作,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加强中医
药特色专科建设,推进治未病、康复等专科建设,建立健全重大疑难疾病中西
医临床协作机制。四是推进合作交流。全力支持市立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
市中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市妇计中心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支持市中医院
医共体建设精神康复病区。鼓励市立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一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公共卫生体系是以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疾控系统为主体,以卫生和相关社会政策为导引,以医药与健康产业为支撑,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全面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的综合社会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践行党的宗旨与护佑人民健康的内在要求,是防范重大风险与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公共卫生领域初步建成了体制机制较为完善、操作运转趋向规范的公共卫生体系。1.爱国卫生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宣传引导。结合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病媒生物集中防制工作,广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引导群众参与,不断提升...